天安门以前叫什么,承天门什么时候改名的

2024-04-22 21:34:29 0


天安门以前叫承天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朱棣篡位后,认为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及燕京,决定将都城北迁。永乐十八年,天安门竣工。在当时,天安门被称为“承天门”,样式也与现在的天安门大为迥异。

当时的承天门,是由五座木牌坊组成的,而不是现在的城楼。“承天”之名,取自“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承天门的作用并不只是把守宫禁那么简单,这也是一处敬天的圣地。因此,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不敢怠慢这座象征着天命所归的建筑。

于是,顺治八年,朝廷翻修了“承天门”,将其扩建为现在的城楼模样,并将其改名为“天安门”。天安门的匾额,是由四块约十厘米厚的木板拼接成的,如今匾心经多年风吹雨打,已经开裂。位于匾额上方用于挂匾的四枚铁环倒是保存完好。同样是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当,匾额正面的地仗已尽数脱落,匾额上刀刻斧凿的字迹与裂纹已模糊不清,很难分辨。

不过,若依照字迹笔画的脉络,仍能梳理出满文、汉文、蒙文三种文字。由于天安门修建于清统,所以满文位于匾额的正中心,汉文则位于左侧,蒙文位于右侧。汉文的部分是由篆体书写的“天安之门”四个大字。根据史料的记载,“承天门”经翻修后被称作“天安门”,那么,为何在匾额上出现了“天安之门”的字样呢?其间又有怎样的秘辛呢?

封建统治者根据其所属民族的不同,通常会采用其本族的惯用文字作为“国语”,清朝自不例外。满清入关之初,朝廷曾大范围普及满文,将这种文字规定为中国的书面文。因此,每当皇帝在天安门颁布诏书时,负责宣诏的官员会先高声诵读满文,随后再诵读转译后的汉文。所以,匾额上的三体文字,满文处于正中心,表明满清的统治地位。

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这与“天安之门”四字汉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据此推测,顺治八年朝廷将“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时,肯定会先用满文命名,汉文和蒙文只是译文罢了。根据匾额上现存的笔画来推敲,基本可以辨认出满文部分的内容,文字大意是“天、安宁、太平的城门”。按照满文的语法来看,其意为“天下太平之门”。

显然,“天安之门”这四个字,很有可能是直译。这种直译的方式,有点像是现代人用翻译软件“机翻”的外文,不符语法,比较生硬。所以说,“天安之门”四个字是汉文满文通译时“机翻”而来,那个比较突兀的“之”字被史官省略,在撰写史书时史官写作“天安门”。

除了天安门上的匾额外,原明宫中的其他匾额均被满清加以改造,就是为了让满文成为匾额的主体。

由于当时的清朝皇室与蒙古通婚,所以清宫中有不少蒙古后妃,因此一些匾额也配上了蒙文翻译。随着清统在中原的地位趋向稳固,为了削弱其他少数民族的力量,不知从何时开始皇宫中的匾额不再配蒙文,而是仅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天安门上的匾额也不例外。

经过这次变化,天安门匾额上的字体只剩两种。

由于两体文字更加节省空间,所以经过这次修改后匾额上的文字变得更大。此后,天安门匾额上的汉文不再采用篆体书写,而是用普及度更高的楷书。相比于此前的天安门匾额,“天”字的宽度从二十厘米增加到三十八厘米,几乎扩大了一倍。

武昌起义让清统土崩瓦解,北洋政府接手紫禁城后,将故宫三大殿以南的文华殿、武英殿、午门、端门、太庙、社稷坛的所有匾额全部进行改造,满文部分均被剔除,只留汉文居中书写。所以,我们前往故宫游览时,才会发现这样的情况:

——故宫外廷的匾额是由汉文书写的,内廷的匾额则是“满汉合璧”的。

天安门属外廷,因此天安门上的匾额也经过了同样的变更。这块匾额被修改成汉文居中书写后,一直被挂到开国前夕,直到被国徽取代。由此看来,从顺治八年翻修承安门并挂匾开始,直到1949年该匾额被国徽取代,虽这块匾额上的文字几经变动,但它还是在天安门城楼上挂了近三百年。可以说,这块匾额见证了由封建王朝到现代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

【《故宫匾额》、《北京市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安门》】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