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024-04-22 21:37:05 0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由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在由张相文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的185页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动物多驯驴良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这就是张先生对我国北方的描绘。所谓“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论述。

秦岭是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它就像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全长1252公里,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山。值得一提的是,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

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一、气候上的分界线

1、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2、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3、秦岭淮河以北温度带属暖温带,以南温度带属亚热带;

4、秦岭淮河以北属半湿润地区,以南属湿润地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三、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黄壤);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四、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五、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

免责声明:历史之家文章收录互联网,如有侵权将立即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